近日,“中科院停用知网”的消息引发关注。4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对此事表示了关注,呼吁“开放科学”。
4月20日,有媒体报道,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特聘副教授郭兵透露,其于去年12月提交的“中国知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起诉材料,已于今年3月21日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
目前,从公开披露的相关信息中还未发现中国知网涉嫌垄断的诉讼案件,凯时国际开户。这意味着,该案件或将成为中国知网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而引发的第一起反垄断诉讼案件。
因不为个人用户提供“查重”服务而被起诉
毛利率高达70%,知网是门暴利生意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知网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知网的毛利率常年居高不下。据知网财报显示,其毛利率常年维持在50%到70%之间。2021年上半年,知网主营业务收入高达4.9亿元。这些数据表明,知网在产业内保持着较高的话语权及竞争地位。
知网为人诟病的另一个原因是,就连作者本人下载自己的文章,也需要缴费。而且许多文章的收录,并没有经过作者本人允许。
此前2021年12月,中南财经大学89岁退休教授赵德馨就曾因知网擅自收录其160篇论文,将知网告上法庭,最终获赔70多万元。随后,人们发现,知网下架了赵德馨在知网上的所有论文。
对此,知网发布道歉声明,并提出将妥当处理赵德馨作品继续在知网传播的问题。今年4月19日,“中科院停用知网”的消息引发热议后,赵德馨再次发声,“知网发布说明向我道歉后,从没跟我商量过论文上架的事情。”
多所高校曾因续订费过高而停用知网
近年来,知网多次成为舆论焦点,对其批评的内容包括利用市场垄断地位涨价、版权争议等。
近日,一则落款为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邮件流传网络。邮件提到,“2021年,中科院集团中国知网数据库订购总费用达到千万级别”,同时,知网已暂停中科院对知网数据库的使用权限。随后,中科院图书馆的一位老师向媒体证实了此事。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近10年间,包括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公开宣布因续订费用过高而停用知网,部分高校后来恢复了对知网的订阅。
据了解,对于知网涉嫌垄断的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2021年12月13日回复网友留言时曾表示:“我国《反垄断法》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实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相关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需要反垄断执法机构研究、分析具体证据并通过相应的程序作出判定。对于您反映的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将予以核实研究。”
4月18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就此事发博称:“我们呼吁开放科学,包括:更加开放、透明、协作和包容的科学实践,与更易获得、可核查且接受审查和批判的科学知识。由此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使用开放许可更广泛地共享他们的著作、数据、软件、乃至硬件,进而促进科学合作,推动科学发展。”
实习记者 辜晓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